浦子长篇报告文学《明月照深林》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

作者:小编    发布时间:2024-08-09 12:13:16    浏览:

[返回]

  

浦子长篇报告文学《明月照深林》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

  12月5日,由作家出版社、浙江省宁海县人民政府主办的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”丛书之浦子著《明月照深林》研讨会在京举行。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黄宾堂,宁海县委常委、宣传部长叶秀高,副部长葛民越,以及李朝全、顾建平、齐悦、岳雯、丛智强、冯兴元、胡振通、吴立行、陈云松、史佳丽、李亚梓等与会研讨。会议由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王松主持。

  《明月照深林》描写了浙江省宁海县艺术家下乡振兴乡村的故事。作者将其作为范例阐明脱贫工作的指导思想,表达了农村农民脱贫深林,不仅仅是物质脱贫,更需要文化脱贫,思想脱贫,精神脱贫。这与中央多次强调要增强农民发展内生动力相吻合。而精神的提升,就是最大的内生动力之一。作者浦子是中国作协会员,上世纪80年代起在《人民文学》《上海文学》等发表多部长篇及中短篇小说。著有长篇小说“王庄三部曲”、《桥墩不是桥》,散文集《踏遍苍苔》等。

  黄宾堂认为这本书在众多的脱贫攻坚作品中具有题材的独特性,关注文化、思想、精神上的脱贫,其可贵之处在于它关注到了物质和精神双重性的问题。物质脱贫之后,精神上的需求就要提上日程。用美来撬动城乡建设,融合艺术的实践,来唤醒村民们的创造意识就显得极为重要。书中融入了作者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反思意识。

  叶秀高表示,浦子是土生土长的宁海作家,他长期坚持以文学视角看宁海写宁海,《明月照深林》记述了在中国人民大学丛志强教授团队的驻村指导下,宁海县以艺术为切入点,以融合实践为手段,以激发村民内升动力为主线,以财富赋能为目标,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走出了一条新时代新农村发展的新路子。《明月照深林》已经被列为中宣部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,相信通过这次作品研讨会能够让作家精益求精,进一步打磨出精品力作。

  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认为,《明月照深林》写出了乡村脱贫以后往何处去。作品抓住典型的例子,告诉我们可以用艺术来照亮生活,点亮乡村,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这也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。他也谈到,对于农村新人物的发掘、刻画也是浦子在这部书创作中的有益尝试。

  《小说选刊》副主编顾建平谈到,作品视角独特,极有新意,写扶贫攻坚的作品很多,写乡村振兴的作品不多,以艺术的形式振兴乡村,以这个视角来写的,《明月照深林》是他看到的唯一一部。宁海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,可以给予其他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多方面的启发。

  中国作协创研部理论处处长岳雯表示,《明月照深林》确实在题材上带来了独特性,探索了乡村振兴的新路,也谈到了如何激活农民的内生动力。艺术是学院式的,是精英文化,和乡村振兴是两个路子,但是宁海县有非常好的顶层设计,用艺术唤醒了村民美的意识、美的精神,让村民找到了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新路,改变了自己的家园,是这部作品与众不同之处。

 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齐悦指出,艺术来自生活,但最后要返回到我们的生活,为人民而艺术,不是为艺术而艺术,所以人大在教学、科研等有关工作中,强调推动如何让艺术为人民更美好的生活去服务,而不能是空谈艺术。书中写到的丛老师在宁海县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案例,带着学生去做乡村振兴的扎实工作;同时宁海县的领导也做了很多设计和思考。

  书中主要人物、人民大学艺术学教授丛志强从自身感受,谈到了该书的重要性,在他们团队的理解里面,乡村振兴中人的振兴很关键,甚至是基础。浦子一直在跟踪他们的团队,甚至很多时候参与到艺术振兴乡村的工作中,读了这本书对自己也很有启发。同时宁海的干部有很强的批判力、创新力、分析力,有他们的支持才能支撑着自己为这样的探索更好地走下去。

  冯兴元、胡振通、吴立行等学者认为,艺术的一个作用就是增加内生化动力,最后就是通过艺术融合实践实现民之化、民之富、民之心、民之情。《明月照深林》对宁海县艺术振兴乡村经验做法、创新扩散、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绘,艺术振兴乡村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,宁海县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确实积累了很多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做法,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果。该书可以作为艺术设计系提倡社会设计理念的一个非常好的教科书,它更多的是从一种田野调查式、人类学方式的方法说故事,来阐述不同人面临到的经验跟感触。

  作者浦子在创作分享中说,自己是农民的儿子,所以特别关注家乡农村的发展变化,中国农村农民在物质脱贫的同时也需要文化脱贫,而浙江省宁海县这条路选对了。(文/摄影:尹超)b体育

搜索